海外其他社媒,  独立站出海

独立站的崛起:中国卖家如何利用海外社交平台打开市场

临睡前,美国女孩Amy躺在床上刷着Instagram,不经意间,她被一位时尚博主的OOTD(每日穿搭)所吸引。种草了帖子中的半裙,她果断通过该博主推荐的链接,在一个中国女装品牌独立站完成下单。

这是海外互联网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,据咨询巨头埃森哲统计,到2025年,社交电商增速将是传统电商的3倍。毋庸置疑,依托于社交平台的“独立站”正在重塑着海外消费者的行为模式。

独立站背靠如Facebook这样的大型社交网络而生,区别于平台看似“旱涝保收”的流量基础,独立站似乎缺乏“靠山”,不少卖家也因此在入场前驻足良久。可事实上,“独立站”并非社交平台上野蛮生长,恃待“修理”的藤蔓,而是平台与卖家之间,一场“蓄谋已久”的双向奔赴。

平台需要更大蛋糕

或许是被国内拼多多“砍一刀”方式营销怕了,对于社交+电商的模式,国人便容易理解为这种“降维式”呈现。实事上,独立站在海外的生态已经经过了多轮优化,规则上完善,形态上也更加高端。如果一定要用一种商业状态来形容的话,独立站更像朋友圈广告基于微信,是平台的一个共赢“产品”,也是平台走上新商业模式的台阶。

无论是Facebook、Twitter、YouTube这样的社交巨头,还是谷歌这样的流量巨头,已经将独立站纳入企业的主要盈利版块之一。

所以,不遗余力的向独立站推送和“经营”流量,必然是平台的主战略之一。

卖家需要分散风险

2022年,亚马逊的中国卖家经历了一系列的“大事件”:因侵权和索要好评被封店、listing类目直接下架…这一系列的行为虽不针对中国卖家,但就卖家而言,下架一个苦心经营的店铺,意味着互联网资产的基本“清空”。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,想来是不少掉过“坑”的跨境电商卖家最大的感悟。

所以独立站“免去平台束缚”这一条,就足以吸引大量的卖家,独立站拥有独立的网址,买卖规则也由商家自主设定。没有了平台的限制,卖家则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选择和打造爆品上,实际来说,等于给跨境生意“上保险”。

为什么中国没有独立站土壤?

或许你有疑问,既然独立站在海外“如日中天”,为何不见向国内引进?

严格的说,中国零售电商存在与“独立站”类似的卖家:当你在微信、抖音或微博看到商品广告,点击进去则是一个H5界面,用户可在该页面完成下单和支付流程。然而,这类营销的目的主要为起到广告用途为主,且在整个电商系统占比极低。

为什么“独立站”模式在国内“水土不服”?

首先是上网习惯的不同。在欧美等国,Google仍然非常发达;而在中国,百度等浏览器早已衰落,让位于app内部的搜索功能。这就导致,海外大多消费者有着自主搜索的习惯。据统计,有20%——25%的流量来自于用户记住独立站名后的主动搜索并复购。

其次,在除中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,电子邮件仍然是主要交互形式之一,用户经常阅读邮件,独立站通过邮件实现了促销、拉回流,就显得理所当然了。

就如每年双十一前夕,我们都习惯性的打开各电商平台App,领优惠券、凑单、付款;消费者会打开电子邮箱,接收上百个独立站的优惠信息,或者通过搜索引擎直接对比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独立站商品价格。

以上为Shoptop基于专业与实践,总结的独立站现有市场与生态。独立站并不“独立”,它时刻被超级社交、搜索平台的巨大流量“投喂”着,独立站与其平台的双向奔赴,正在将跨境电商这块蛋糕,重新划分。

留言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